“网络大V看上合”暨第九届小麦文化节在杨凌启动

发表时间:2024/6/5  浏览次数:89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六月“三夏”丰收季,风吹麦浪迎宾朋。6月5日,“网络大V看上合”采访团走进第九届小麦文化节,40余名知名网络作者、“自媒体”达人、直播网红等网络名人,以及中省驻杨凌媒体代表、外国友人代表、群众代表、小记者等100余人齐聚上合组织农业实训基地——杨凌良科种业基地,现场感受中国农耕文化,了解上合组织农业基地示范推广成效,感受中国种业发展“脉搏”。

   “从‘碧蚂1号,到‘小偃6号,再到‘陕农7859‘西农979……由杨凌科学家培育的一大批优质小麦品种主导了黄淮麦区小麦品种6次更新换代中的4次。这些小麦品种,大力推动了我国小麦产业振兴,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里。”

   “这些年,我们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投身农业国际发展,与哈萨克斯坦同行开展真诚合作,将中国种子播撒向全球。”

……

     活动现场,小麦育种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员张正茂分享了中国种子在“一带一路”国家生根发芽、全面推广的故事,为小麦文化节赠送了由他本人牵头编写的《中国种子》图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杨凌良科小麦研究院院长王成社分享了种业发展的“良科”故事,现场推介了优质小麦新品种。杨凌农高会筹委会办公室相关负责同志发布了第31届农高会举办时间,现场推介了本届农高会主要特色和亮点。杨凌文化学者登台表演了以粮食安全为主题的文艺节目。

     与此同时,来自巴基斯坦、尼泊尔等上合国家的留学生以及杨凌40名“小禾”记者团的小记者们现场体验割麦子、晒场、打场等活动,实地感悟“粒粒皆辛苦”的内涵。

    “今天我体验了割麦子、捆麦子,因为我家里就种了小麦,通过今天的活动,更加坚定了我要好好学习的信心,将来为我国农业发展贡献力量。”杨凌高新第五小学学生桂浩睿说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巴基斯坦留学生林飞心也和几位同学参与到小麦收割中,感受小麦文化和杨凌种业发展。“我们国家农业发展主要还是以传统耕作模式为主,如今我在杨凌上学,良种、良技、良法深深吸引着我,我也希望通过这几年的学习将先进的农业技术带回我的国家。”

     热浪翻滚,琴声悠扬。麦田里,网络达人们手持自拍杆,一边直播,一边穿梭其中现场体验割麦。“这是我第三次来杨凌参加农业类的活动了,我也想借助我们的镜头和语言,讲好‘杨凌故事’和‘上合故事’,提升杨凌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网络达人马瑞妮表示。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网信办、杨凌农科传媒集团、杨凌示范区展览局共同举办,是农高会走出去系列活动。随后,采访团还将走进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展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自贸区、综保区和上合生活馆,参观、体验,用镜头记录上合发展,展现“上合力量”。


版权所有 杨凌示范区青年企业家协会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陕西省杨凌示范区东新路1号天元 云筑众创2楼  联系电话:029-87030098

电子邮箱:2560186896@qq.com   微信:zhp850715

技术支持:杨凌新农城控股集团信息中心